回顶部

“代发工资”式劳务派遣屡现虚开案件,劳务公司涉税风险

发布日期 : 2024-05-06 00:49:07

劳务派遣业务,近年来快速兴起,但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税务合规问题也如影随形,成为行业内不容忽视的风险点。过去,业内及法律界多聚焦于专用发票的合规问题,而对普通发票的合规性有所忽视。然而,虚开普通发票同样可能引发行政甚至刑事风险,因为其行为同样触犯了《刑法》中关于虚开发票的规定。鉴于此,本文从劳务派遣业务中的特定风险模式出发,深入剖析其中的虚开风险,并探讨合规要点。

代发工资业务的潜在风险

“代发工资”式劳务派遣屡现虚开案件,劳务公司涉税风险

在劳务派遣业务中,一种常见的模式是“代发工资”。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隐藏着虚开发票的风险。

案例一上海:劳务公司代发工资被认定虚开

  根据上海市某区法院公布的裁判文书显示,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被告人甲某“以税务筹划代发工资为幌子”,在没有真实服务的情况下,为受票单位介绍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并从中抽成。检察院指控,虚开发票的价税合计约为6千万元。被告人甲某以“虚开发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二江苏:第三方平台代发工资被定虚开

  根据江苏省某市税务部门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某企业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海某公司代发员工工资,取得128份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约1千万元。上述发票于2022年9月20日被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确认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该受票企业亦被认定为取得虚开发票套现,以规避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受到税务行政处罚。

这两起案例引发了我们对代发工资业务风险性的深思。从法律角度来看,除储蓄机构外,其他单位通常并不直接从事“代发工资”业务。市面上所谓的代发工资,往往是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的变种。一些用工单位为了降低税负、逃避社保等目的,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将自雇员工转化为劳务派遣员工,以劳务费名义发放工资。这种业务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并非所有都构成虚开发票。

“代发工资”式劳务派遣屡现虚开案件,劳务公司涉税风险

劳务派遣业务中易涉嫌虚开的模式

模式一:先用工后开票

在这种模式下,用工单位先使用劳务人员并支付工资,后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开具发票。由于存在“资金回流”等现象,容易被税务及公安部门认定为虚假业务。

模式二:仅承担代发工资职责

在此模式中,劳务派遣公司仅负责发放工资,不承担其他管理职责。由于在整个业务过程中缺乏商业价值,容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假派遣”。

模式三:开票进行个税“筹划”

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规避高额的个人所得税,与劳务派遣公司合谋,通过开具发票的方式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虚开发票,还可能构成逃税等违法行为。

“代发工资”式劳务派遣屡现虚开案件,劳务公司涉税风险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需高度重视税务合规问题。企业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