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发布日期 : 2023-09-24 00:25:07

本文为“财悦来悦多”原创,各平台同步发布,谢绝转载。

现在,大家对退休金越来越关注。

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群主要关注的是退休金,可以拿多少?每一年是不是还可以继续上涨?

还没有退休的在职人员,比较关心的是,等到自己退休,社保基金会不会压力过大,甚至入不敷出?

因此矛盾慢慢就归结到社保养老金是不是有必要每年一涨?

看来养老制度急需改革,否则未来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那么,如果进行改革,养老制度将会有哪些变化?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1

200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正式文件,宣布对职工养老保险进行调整。当年,养老金上涨了8.5%,并从那时起连续上涨了19年。

这一调整的初衷是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能够跟上物价的上涨,同时分享国家经济的成长红利。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然而,近年来,养老金上调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舆论压力。原本的初衷渐渐被人们忽视,社会对养老金的期望逐渐升高,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这种舆论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对社保基金的巨大开支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社保基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负担,这不仅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压力,也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有专家站了出来并且指出,退休金每年大幅度上涨,看起来是对退休人员的保障,但实际上却是对未来即将退休的职工的合理权益的侵害。

实际上养老金并不需要每年都上涨,可以考虑3年或者5年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调整。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2

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明显放缓,物价上涨的压力相对较小。然而,养老金的涨幅却远远超出了通胀水平。

以2016年为例,养老金上涨6.5%,而同期CPI仅为2.0%左右。而今年,养老金的涨幅虽然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3.8%,超过了2.5%的CPI水平。这反映出养老金调整已经超越了对抗通胀的初衷。

养老金涨幅超过CPI,甚至超过在职工资的提升,本身是好事。但由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所以退休职工的退休工资实质增长过快,对于消费的贡献并不大。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一些年份,养老金的涨幅甚至超过了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这意味着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居民群体,享受到了更高的收入增长。

这也导致一些网友抱怨,自己的工资增长速度还没有退休人员的增长得快。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3

因此,面对经济数据每年的高低起伏,养老金的涨幅也应该有所调整,以保持稳定和可持续性。

而调整时期如果采取以3年或者5年为一个调整周期的方式,显然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首先,以较长周期进行养老金调整能够避免涨多了却不能扣回来的情况。

其次,长周期调整还可以减少行政成本。频繁地进行养老金调整,需要进行大量的行政操作和成本投入。而较长的周期能降低行政工作的繁琐程度,节约行政成本。

这样的调整方式更加高效,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用于养老金的实际支付和养老服务的提升。

退休金不再“每年一涨”!养老制度将改革,未来退休养老有何变化

4

如果国家非常有钱,不断的提高养老金,无话可说,但目前我们依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却已经开始面临少子化,老龄化,因此我们在对待退休金调整时,应该采取一个更加客观的态度。

其实,这样的调整不仅仅有利于未来退休的人员,其实也有利于目前已经退休的人员。

毕竟,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金正是依赖于年轻人缴交的社保,如果年轻人对未来的退休金没有信心,减少缴纳,将给社保带来严重的负担。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