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确定”而不是“计算”!

发布日期 : 2023-10-15 02:13:29

对于视同缴费指数,以前我写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不管是企业退休人员,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都是缴费年限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同缴费年限越长,在办理退休后的养老金更有优势。

视同缴费年限,是由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条件是两个。一是工龄必须是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二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必须要有实际缴费年限。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确定”而不是“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除了要计算基础养老金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由于视同缴费年限都要高于实际缴费年限,多数人的过渡性养老金都会高于基础养老金,这也是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普遍高于企业职工的主要原因。

除了视同缴费年限以外,在养老金计算中,视同缴费指数也是比较关键的数据。对于企业职工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各地的计算办法不统一,由于企业的工资结构,职工的岗位结构不统一,各地区之间视同缴费指数的差距比较大。

相比企业职工而言,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指数,确定办法是全国统一的,按照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工作人员在退休时,根据本人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

从文件规定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使用是的“确定”这个词语,而不是计算。“确定”的意思,就是对照视同缴费指数表对应的职务、职级、工作年限来确定你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而不是像企业职工那样是“计算”,计算和确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确定”而不是“计算”!
某省2020年视同缴费指数表

确定视同缴费指数的依据是:

一是岗位指数,主要是指退休前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务;二是薪级指数,主要是本人的级别,薪级,机关工作人员是按照工资级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按照薪级,这不但有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的因素,还有工龄的因素;三是退休生活补贴指数,退休生活补贴是由各个省根据平衡衔接的原则确定的,各地差异也比较大。

需要指数的是,同样一个职务,任职时间不一样,工龄不一样,视同缴费指数不一样,这既有级别的因素,还有资历的因素,同样是正处级干部,工资级别十二级到十八级,相差了六个级别。

比如工资级别为十二级的正处级干部,第一档的的视同缴费指数是1.65,工资级别为十八级的正处级干部是1.51,相差0.14.,在同一个职务档次,划分为14个档次。以工资级别十二级的正处级干部为例,一档为1.65,十三档为1.94,低档和高档相差0.29。

除了同一类岗位,任职年限和工龄不一样以外,每年的的视同缴费指数也会有变化,也就是视同缴费指数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每年的视同缴费指数都不一样。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确定”而不是“计算”!
某省2017年视同缴费指数表

这种变化是根据工资增长系数、物价水平、任职年限的因素来确定的。比如同样是正处级干部,2017年退休的视同指数是1.65,但在2020年退休的视同指数为1.38,比2017年退休的低0.27。

综上所述,视同缴费指数,是事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待遇的重要数据,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前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称,结合本人的任职年限、工作年限等来确定的,而且每一年都会进行调整。由于视同及爱哦费指数是“确定”而不是“计算”,这种确定有时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来履行的,并不是社保局一家可以决定。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