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补发,2024年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发布日期 : 2023-09-29 01:56:47

大家好,欢迎关注我的养老和教育类专题问卷,一起在阅读中分享思考,成长进步。

全国养老金改革在二零二四年进入了中忍十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按照养老金改革的总基调,是全国养老金改革,在2024年进入了中人10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按照养老金改革的总基调是结束双轨制,实现老人老办法,中人10年过渡期和新人新办法的三不足。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补发,2024年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本篇文章我们讨论为什么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在退休时间办理退休金的领取,而是要转换一下方式,或者继续缴费或者延迟退休。

第1种情况,挂靠社保。

从2023年开始严格管控挂靠社保,而没有实际上班,没有办法提供工资流水的这种情况。简单的说挂靠社保而没有上班实际情况,这是属于违法行为。所以社保的缴纳必须是人在上班,而单位有实际发放工资的流水记录,而单位缴纳了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分别有所体现和记录反馈,按照我国养老金的缴费办法单位缴费为16%的工资基数,而个人缴费为8%的工资基数,缴费的档次可以采取60%的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基数,到300%之间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补发,2024年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第2种情况,没到法定退休年龄。

按照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就可以符合退休年龄,按照延迟退休的总结掉,鼓励延迟5年退休,但是职工本人可以有一次决定权,是否延迟退休或者按时退休。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即使我们缴费,缴纳了养老保险,也不能办理退休手续,不能享受退休待遇,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第3种情况,缴费没有缴够最低缴费年限。

最低缴费年限是享受养老金的第2个必备条件,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在部分地区已经延长为20年,目的就是要鼓励多交费,多多交多得,长交费长交多得。

所以最低法定缴费年限是退休办理手续的,第2个筛选条件,没有缴纳最低缴费年限以上的是不能退休的这里边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全国各省各地的退休养老金缴费记录,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以后进行合并计算,连续计算工龄。

第4种情况,没有两年以上的工资流水记录。

从2023年开始在办理退休手续,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企业职工办理社保退休的时候要缴纳工资流水记录证明。目的就是要防止挂靠社保而产生冒领现象的发生,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基金和企业社保基金是分开两条线独立运营,独立发放。

第5种情况,断缴没有补缴。

假设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了10年,在另一个地方又工作了5年或者10年,在退休前我们选择退休,地的时候是要在退休地缴纳养老保险,10年以上才有资格退休,否则就转回户籍所在地,进行社保退休的认定和待遇的领取。中途有断交的情况,必须进行补交,或者总的缴费年限,达到了最低缴费年限,也是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补发,2024年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转换的方式有三种:

第1种就是补交工资流水,或者是补齐最低缴费年限。

第2种是已灵活就业人员退休。

第3种,用个人养老金来弥补。

第4种就是缴纳居民社保来退休。

以上4种情况是弥补在退休金办理时候出现的意外紧急情况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退休制度,必须讲究退休的法定条件和退休的待遇审核资格审查。所以那些不符合的条件的应该提前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纠偏,保证在退休前可以按时办理退休手续和享受退休待遇,这是我们老龄化社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的重要一环。

我是社保十叔,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分享评论打赏,这里有最原创的语言文字,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视频解读分析,2023年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关注社保,关注教育,关注养老,关注医疗。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