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发布日期 : 2023-08-01 13:06:02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最近随着20条的发布,促消费之风越来越热了。


各城市的夜市、地摊估计都要热火朝天地搞起来了。


但据我观察,“夜市经济”还没发展起来,“夜市银行”倒是先来了。


前不久,某银行就在南京正式开业了一家“夜市银行”。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什么是夜市银行?


这家银行为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给市民提供理财、开户等业务,从早上9点营业到了晚上10点,真可谓是夜市了。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乍一看,这家“夜市银行”噱头十足,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可在我看来,别看公告上写得天花乱坠,“夜市银行”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彻底打翻了银行员工内心的五味瓶——独独冒出个苦味。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其实,所谓“夜市银行”,之前也出现过好几次。


早从2000年初,每年都会冒出一些,声势最浩大的当属11年前的上海农商银行。


当时,上海农商银行不仅有全天开业12小时的社区银行,还有200多家晚上9点才关门的网点,基本所有个人和零售业务都可以办理,这被当时的周小川作为银行变革前锋点名表扬,只不过,开了不到3个月,就因为业务量不足等原因取消了。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后来又有不少银行前仆后继尝试,但结局也都大同小异,撑不了多久就消失了。


再后来,银行间仿佛达成了默契,都取缔了这种“夜市营业”的模式。


深层原因是什么?


虽然它表面上看是响应了客户需求,其实反而是真真切切地违背了客户需求。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在我看来,夜市银行的失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1,它根本不符合用户的需求。


首先,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夜里去银行办业务。


别说夜里了,白天去的人也很少,有啥业务在手机上操作两秒就搞定了,一年到头难得去两次银行。


而且就算非要去,也大可以选择周末办理。


大家自问一下:你对晚上去银行办业务的需求很大吗?


拿我自己来说,这么多年,夜里去银行的次数,五个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反而大家真正需要的是,银行能尽快提高网络服务效率,让我不跑银行、少跑银行就把业务办了,这才是真正的需求。


所以,所谓“夜市银行”只是听起来好听,功能上根本不实用。


第2,“夜市银行”还极大增加了银行的成本。


首先是人力成本。


开夜市银行,首先你得安排员工加班吧?加班得有加班费。


如果员工不加班,就要多排一个班,也得增加支出。


这里的员工,可不仅仅包含柜员或者经理,还包括安保、保洁、审核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力成本。


再说了,晚上营业,灯得开着吧,设备得运行吧?水电得消耗吧?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开销。


这么大的支出,一晚上可能就进来几个客户办业务,这赔本买卖小学生都能算清楚。


这只是显性成本,银行员工的反感、埋怨、内耗等情绪成本还没算。


其次,“夜市银行”一旦开起来,还会加剧行业的内卷。


别家银行看你晚上增加了业务,岂能袖手旁观?


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卷,你营业到10点,我就营业到11点,他非要营业到12点,最后大家干脆24小时营业,整个行业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以上两点,最终都会导致最最重要的第3点原因:


第3,银行基层打工人的无限反感和抵触


大家都知道,本来银行指标业务压力就大,一天上班10个小时都是常事。


如今夜市银行又增添了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员工说没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就算加班问题不存在,基层打工人就真愿意晚上上班吗?


不妨来看看这些基层员工的声音吧: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所谓夜市银行,占据的是基层员工的休息时间,是难得跟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打工人忙碌一天后用来消解精神内耗的时间。


银行基层打工人不是24小时不断电的机器,他们也需要减负。


而夜市银行说到底,只能给ATM机减负。


这种表面看起来先进的机制,其实是建立在员工的痛苦之上,掏空的不仅是银行基层员工的夜生活,更是基层员工的心。


如果连从业者都寒心了,银行的服务还会好吗?


答案一定是背道而驰。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很多人疑惑:夜市银行缺点这么多,为啥还要开呢?


我所能理解的,有两点原因:


一个是当前的大环境。


近年来,金融市场早已过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尤其是今年,金融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当前内卷和下行的环境下,各家银行的指标压力也比往年更重。


大家都知道,在银行最讲的是业绩,最不讲的是人性。


银行们卷得飞起,只能通过制定不合理的KPI和机制,去压榨下面的员工达到发展目标。


另一个,是银行基层领导缺乏远见和卓识。


身为金融从业者,我也接触过不少银行管理人员,恕我直言,大部分管理者还是秉承着“业绩是靠营业时间堆出来”的观念。


在发展业务时,经常脱离客户真正的需求,也缺乏创新突破的思维,导致提供不了差异化价值,只会在这种基础的无效竞争中不断加码。


而这,也是近年来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网络支付雄起的原因。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原因,就是他们除了“蠢”,还可能“坏”。


比如,有些银行领导所做的业务变动,只是面子工程,为了赢得一时的口碑,以便日后在其他地方赢取名利,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这么看,夜市银行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个昏招。


这一点,银行基层员工知道,网友们知道,你知道我知道,银行领导们可能也知道,但它就是在运行。


最后伤害的,只能是银行基层员工的身心;而最后的最后,伤害的只能是银行系统本身。


所以,虽然“夜市银行”一时半会无法取消,但我们看见了,就一定要发声,表达不满,进行抵制。


千万不要等到榔头砸到自己头上时,才去喊疼。


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宣布开办夜市银行的微博,下面有很多网友留言都表示反对,后来该账号删掉了相关内容。


“死灰复燃“的夜市银行“,把银行打工人都逼成啥样了……

图源:网络


虽然我们不知道夜市银行会不会也跟着微博一起“删除”,但只要不满的声音被听到了,表达就是有效的。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