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明明没缴费却还视同缴费,多11年工龄,养老金多2500,合理吗

发布日期 : 2023-08-05 18:50:01



“我觉得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明明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却还当作他们已经交过养老保险给他们计算工龄,这对于我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一直自己缴费的人真的不公平!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什么是视同?视同不就是明明没有,却当做有?为什么要给部分人视同?他们工龄一下子多了十几年,养老金多出两三千都太夸张了?”



网友的留言一下子掀起了很大的争议,有的人立马反对说,要是不给视同缴费才是真的不公平,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年限,算工龄理所应该。因为有了视同缴费,退休时才能多领一份过渡养老金。

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分析过渡性养老金哪些人能领,还有计算方法:

明明没缴费却还视同缴费,多11年工龄,养老金多2500,合理吗

01、为何过渡性养老金只有少数人才能领


过渡性养老金是因为视同缴费年限而设置,所以,只有那些能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在退休时才能领到过渡养老金,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这些人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而在这之后退休,在养老金计算时参照新老办法计发待遇,然后在过渡期十年之内补发一定的差额,最后10年之后也就是2024年10月完全按照新办法来计算,也就是说,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职业年金。


第二,在当地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作年限。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企业工人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一样,退休之后由企业发放退休金,地位刚刚的。后来企业负担加重,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活力,建立了个人账户,开启了个人缴费与单位缴费共存的模式。
而在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作年限就视同缴费了,就拿大连来说,在1993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如果有人事档案证明,是可以视同缴费的。

第三,就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服兵役的年限、知青下乡的年限,这些都属于“计算工龄”的。所以,这些政策是有针对性的,并非人人能领。

明明没缴费却还视同缴费,多11年工龄,养老金多2500,合理吗

02、过渡性养老金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吗?


关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有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缴费年限、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但是过渡养老金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也是分批分时段进行,所以,对于过渡性养老金有着一些鲜明的地方特色也理所应当,比如说大连市是1993年,而山东青岛1994年,山东其他地区是1996年。

明明没缴费却还视同缴费,多11年工龄,养老金多2500,合理吗

大部分地区的区别在于过渡性系数有不同,基本上处于1%-1.4%之间,就拿大连来说: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


我们发现,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惊人的相似,这也让工龄、社平工资、缴费基数再次发挥作用:

实际缴费29年,平均缴费指数1.2,假如2023年大连退休,基础养老金=8661*(1+1.2)/2*29*1%=2763元;


实际缴费29年,平均缴费指数1.2,视同缴费11年,假如与案例1同时在大连退休,基础养老金=8661*(1+1.2)/2*40*1%=3811元。


上述两个案例的区别说到底就是11年视同缴费,换句话说是11年工龄导致的结果。
这11年工龄造成了基础养老金上涨,过渡养老金多领(8661+8661*1.2)/2*11*1.4%=1467元,但是,这也是员工应得的。


毕竟人家是真实存在的工作年限,是当年的政策不需要个人扣缴社保,所以,理所应当给累计工龄核算养老金,视同缴费的意义也在这里。

明明没缴费却还视同缴费,多11年工龄,养老金多2500,合理吗

03、视同缴费年限,拿什么来证明

退休时提供自己的人事档案是多么的有必要,其中就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曾经有一位网友就吃过这个亏,当年因为下岗自己一气之下跑了,导致几十年后的退休认定,丝毫找不到当年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


白白损失十几年的工龄,养老金相比他人少了一两千也特别正常,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退休时寻找自己人事档案或者其中的证明材料,否则,真的吃大亏。



另外,各地区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江苏省通过复杂的计算反推出当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从而核定过渡性养老金,反而比大连这种计算要低很多。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