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提高教师待遇,推行弹性上下班,教师行业迎来利好消息

发布日期 : 2024-05-04 00:19:00

教师在完成固定的工作时长、规定的工作任务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每周至少安排1次半天弹性休假,也可适当提前离校或推迟到校,

提高教师待遇,推行弹性上下班,教师行业迎来利好消息

与当地早晚高峰时间错时上下班。课后服务应设立AB岗制度,方便教师应急调整时间。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创新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合理安排教师的学习、备课和休息时间,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对做好相关工作已经作出工作部署。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落实课后服务补助“双减”政策已经推行一段时间,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教师在校时间延长,很多教师从之前的8小时延长到现在的超过10个小时,很少再有精力去照顾家庭,个人休息时间减少,不免产生工作焦虑。

提高教师待遇,推行弹性上下班,教师行业迎来利好消息

客观上来说,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一定程度减轻了学生、家长的校外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校内教师的负担。教师也有家庭生活,家长不应该将全部时间和压力转移给教师,这对教师也不公平。学校一方面要按时足额支付教师课后服务费用,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做到不让教师负担过重,在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家长之间努力取得平衡。弹性上下班制度如何执行教育部提出积极探索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是基于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具体如何执行就要看各地方落实政策力度。既要教师弹性上下班,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这是主要的矛盾点,考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统筹能力,如何科学安排需要全盘考虑、细化流程。此外,一旦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就不可避免地要增加教师数量。据测算,按照目前的在校教师数量,要保证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大致需要在原基础上再增加大约40%的教师编制。这对相关教育经费、地方财政收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全国而言,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实力雄厚,推行该制度困难不大,中西部地区就可能会捉襟见肘,需要国家层面额外下拨费用。

提高教师待遇,推行弹性上下班,教师行业迎来利好消息

学校教师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教育部门通过依法、科学遴选一些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的人员参与到课后服务过程当中,也是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各位对教师弹性上下班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