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蹊跷,同样1年工龄,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算出来的养老金差1.4倍

发布日期 : 2023-08-11 16:25:45

“”明明没有缴费,却还要视同缴费,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同等工龄,视同缴费工龄要比实际缴费工龄价值要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工龄长意味着社会劳动时间长,相应的贡献也要多一些,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思维,依旧停留在“工龄为上”的时代里,极其重视工龄。

其实,退休之后在核算单上, 根本找不到任何工龄的字样,因为工龄早已经拆解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而两者之和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工龄。



有网友却说,视同缴费的工龄价值要高于实际缴费的工龄,这是真的吗?实打实的缴费还不如那些没交费的,可能吗?下面用数据揭开其中的奥秘:

蹊跷,同样1年工龄,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算出来的养老金差1.4倍

01、过渡养老金的来源

过渡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过渡的,是新老政策改革之际,“中人”所涉及到的视同缴费年限所特有的计算养老金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人并非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专有名词,其实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也有。遥想当年,企业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相似,甚至更好,被称之为“老大哥”。

很多人为了进企业各种修改年龄,打通关系,甚至有些人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为了去当“工人 ”,因为工人待遇好,地位高,养老同样有保障。

蹊跷,同样1年工龄,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算出来的养老金差1.4倍

可时代变迁的脚步犹如神速,一个政策就成了两类人,那就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制度的颁布,以下发彻底改变了工人的生活,也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拉开了差距。


有人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当年的国企犹如拖着沉重脚步,挂着很多包袱,步履蹒跚的老人,为了激活经济,不得不减负。

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职工。

单纯由企业养老,企业负担太重,演变成个人参保与单位参保相结合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在当地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就工作的企业职工,就成了“中人”。

蹊跷,同样1年工龄,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算出来的养老金差1.4倍

02,过渡养老金该如何计算?是不是比基础养老金高?



现如今退休的人几乎都有过渡性养老金,因为他们多是60后,参加工作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乎都是国营职工、集体职工、上山下乡只是青年等等,相应的年限都会计算工龄,多领一份过渡性养老金。



当时养老保险改革时,各地区也是分批分时段进行,比如说大连市是1993年,而山东青岛1994年,山东其他地区是1996年,所以,关于过渡养老金计算并没有统一公式。

蹊跷,同样1年工龄,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算出来的养老金差1.4倍

之所以有网友说同样的工龄,视同缴费年比实际缴费年限的价值要高,主要是因为过渡系数不同,有的地方高达1.4%,下面先来看看这两个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1.4%

上述过渡养老金是以大连为例,不过,看完这两个公式我们发现两者极其相似。假如说邻居老张平均缴费基数是1,大连社平工资是8661元,那么,视同缴费1年和实际缴费1年,所得出的养老金有多大差距?


基础养老金=8661*(1+1)/2*1*1%=86.61元;
过渡养老金=8661*(1+1)/2*1*1.4%=121.25元

就是因为过渡性养老金系数1.4的差距,就成了视同缴费工龄的价值是实际缴费工龄的1.4倍,网友所言是真的。


不过,过渡性系数并非都是1.4%,就比如说北京和天津市四1%,黑龙江和上海是1.2%,四川和江西是1.3%,云南和浙江是1.4%等。
当然,也有江苏省的过渡养老金计算比较特殊,算出来的都不太高,所以,这一项也是有地方特色,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