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发布日期 : 2023-09-22 01:09:38

我们知道,超过退休年龄人员与用人单位是无法建立劳动关系的,那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该如何认定?

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一、问题引入

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赔偿养老保险待遇引发的纠纷,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即除存在中断情形的情况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案例论证

湛江中院:一审认为时效应从退休年龄达到之日起,二审认为时效从劳动关系解除当日起起算。案号-(2020)粤08民终969号

林某从2004至2018年4月19日就在某物业公司工作,但是在2008年7月10日,林某就已经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2019年3月29日林某就提起了仲裁,后又起诉,时间持续了很久。一审法院就认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并且《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的解答》(2021.1.1已废止)20条规定:“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2021.1.1已废止)第11条的规定,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为劳务关系。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还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后双方就退休前的事宜发生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该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之日起计算”。所以,一审法院认为仲裁时效应该从林某某达到退休年龄之日其计算,驳回了林某某的诉讼请求。

但是,二审法院认为虽然至2008年7月份林某某已达退休年龄,但双方都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双方的劳动关系持续到2018年4月19日,林某某于2019年3月29日申请劳动仲裁,没有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所以请求赔偿养老金损失的申请没有超过仲裁时效。
从林某退休到其离职,中间间隔好几年,而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只有一年,因此,劳动仲裁时效起算点的确定对该案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广州中院:仲裁时效从退休劳动者离职之日起算。案号-(2021)粤01民终8955号

这个案例和上一个案子的林某某具体案情类似,也是说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该如何认定一年仲裁时效的起算点。

一二审法院都认为没有经过仲裁时效,一审法院认为起算点为当事人的离职时间而非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间。二审法院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这个由于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者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无法按月领取养老金,导致劳动者的损失是持续性的,所以认定未超过仲裁时效。同时一二审法院都认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成立劳动关系,所以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赔偿期限自用工之日起应计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

深圳中院:仲裁时效起算点从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起算。案号-(2021)粤03民终2692号

但是,基于劳动法的地域性特征,深圳市也有类似案情但判决结果不同的案例。该案案情与前两个相似,年份也差不多,但是,一二审法院都驳回了劳动者诉求,理由是当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时,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仲裁时效起算时间应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虽然此后劳动者依然在用人单位上班,但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该事实不能构成仲裁时效中断或者中止。

案情相似的案例却有着不同的判决,那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该如何认定?

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笔者个人观点: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一段时间,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才解除或终止的,应当以用工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作为仲裁时效起算之日。理由是,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存在其特殊性,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是一种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不作为行为,欠缺一定法律知识的劳动者如果此时还在用人单位工作的,一般都能以工资维持生活,但是在离职后,往往才意识到要领取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金的在数额上是有一定差距的,至此,才能认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了,才能从离职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

但是也不排除有其他证据表明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已经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比如和用人单位提过要办理养老保险账户并缴纳费用的但用人单位没有办理或缴纳的,在这之后超过一年,劳动者仍然没有提起仲裁的,应当认为仲裁时效已过。

笔者总结:

目前各地对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该如何认定的问题观点并不统一,笔者个人观点是一般应当以用工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作为仲裁时效起算之日。

三、主任律师观点

仲裁时效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其思考维度确实不一样,从劳动合同法来讲,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了仲裁时效,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而劳动关系自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关系终止,与仲裁调解法不一样,这两个法条无缝衔接。因此仲裁时效的起算,就要看劳动者是否有主张养老保险待遇。只要劳动者在退休后主张了养老保险待遇,就说明劳动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了,因此仲裁时效就由此开始计算。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但还没有主张养老保险待遇,那仲裁时效就应该从劳动者离职或主张养老保险待遇之日起算。

在工作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
此外关于退休后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了,不管是上班期间就达到退休年龄还是退休后又参加工作,都是属于劳务关系。

推荐阅读:

公司用这些理由开除员工都是违法解雇!劳动者可以索要赔偿!
入职时没签劳动合同,公司后面补签了还能主张双倍工资吗?
工作中受伤,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认定工伤?关于工伤认定的问题汇总
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能够享受工伤赔偿待遇吗?
公司单方面调岗违法吗?这样做很可能会丢了工作还没赔偿!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