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退休延迟被叫停的6大原因,明年“双轨制”养老金被取缔?

发布日期 : 2023-08-07 16:29:57

尽管中国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但“未富先老”的问题已经成为现实。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养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延迟退休”和取消养老金“双轨制”是两项备受关注的养老政策改革措施,近期传出了一些新消息。据报道,由于六大原因,延迟退休可能会被暂停,而长期存在的“双轨制”养老金则将在明年正式结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延迟退休已在国家权威文件中提及,并且没有任何文件显示要取消该政策,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看,目前并不适合启动延迟退休政策。

退休延迟被叫停的6大原因,明年“双轨制”养老金被取缔?

首先,延迟退休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但目前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危机。

根据统计,自今年四月以来,我国青年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历史高位水平。随着地产危机和外贸寒冬等经济问题的加剧,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劳动力供需的失衡将进一步加剧。

其次,延迟退休会带来潜在的医疗成本增加。虽然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比过去有所改善,但这主要归功于医疗系统的进步。如果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障措施,大多数老年人将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退休延迟被叫停的6大原因,明年“双轨制”养老金被取缔?

如果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老年人将需要多工作五年,即使他们只从事轻松的工作,也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老年员工创造的劳动价值本就有限,如果还要他们承担更高的医疗费用,那么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经济的益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延迟退休还会带来“岗位传承”问题。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现实,一旦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体制内单位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根据各方报道,体制内存在着“三代烟草人”、“全家电网人”等类似的“岗位传承”现象。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体制内工作到65岁,他势必会在单位里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将很难避免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问题。

延迟退休还对普通打工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对于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他们是否能够长期在一家公司或工厂工作,主要取决于老板的心情。延迟退休无法保证普通打工人的工作年限,反而导致他们在晚年失业,却无法领取养老金,陷入生活困境。

延迟退休也会对消费行业带来冲击,这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家全面促进消费振兴的背景下,各部门都在努力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消费时间和机会,但延迟退休政策会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并明显减少他们领取的养老金。

退休延迟被叫停的6大原因,明年“双轨制”养老金被取缔?

促进消费需要让人们“有钱又有闲”,而延迟退休会让人们“没钱又没闲”。

另外,延迟退休还会损害国家的公信力。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已经遭遇了多次公信力危机,现在国家在制定任何政策时都需要更加谨慎。延迟退休涉及每个人的养老金收入,如果草率出台实施方案,只会进一步损害国家的公信力。

至于取消“双轨制”养老金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国家颁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已于2014年正式启动取消“双轨制”养老金的工作,按国家之前的计划,过渡期将于2024年结束。

换言之,从明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享受与普通企业工作人员一样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总之,养老改革事关重大,不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取消“双轨制”养老金,都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政策。简单粗暴的政策只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效果,我们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保持耐心,并以专业的态度对待。

#退休金#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