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发布日期 : 2023-09-17 01:14:36

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工作二十多年的秦老师,正在为高级教师评比做着准备。虽然他几年前就具备了参加高级教师评比的条件,但因为名额有限制,一直没有获得资格。

“评上高级教师我就提前退休”,秦老师一边说一边整理自己的材料,“班主任是不会再带了,要好好享受一下生活,这二十多年太累了。”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秦老师所在的学校,一些资历较深的高级教师,基本脱离了一线教学岗位,他们或转岗到后勤岗位上,或只是带少量的“不重要”的课程。这些拥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工作压力小,生活又非常有规律,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运动或与家长在一起,羡煞旁人。受他们的影响,秦老师立下了“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的小目标。

高级教师转岗离开教学一线,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不考虑提拔担任行政领导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个人失去教学动力,主动要求离开教学一线,转到后勤岗位;第二种是个人因身体不适或教学质量太差等,被学校调离教学一线。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倘若是因为不再具备正常开展教学的能力而被转岗到后勤岗位,也就算了,但若是第一种原因导致的转岗,似乎不太能讲得过去。

或许有人会说,一线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每天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好不容易评上了高级教师,他们只要自己不想再取得更高的职称,提前享受一下退休生活未尝不可。从人情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理性的人都知道,“评上高级就提前退休”是不应该存在的

高级教师既是一种职称等级,也是一种荣誉地位;评上高级教师,既能提升自己收入,又能提升自己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普通大众判断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们的职称等级,高级教师就代表着高水平。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职称评审制度的一个讽刺,更是对其他没有高级职称头衔的一线教师的极大不公。试想,一个高级教师,拿着高工资,享受着高福利,却不用做出相应地付出,这个画面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

简而言之,不管一线教师在参评高级教师的过程中有多辛苦,也无论他们在一线岗位上工作了多少年限,只要拿到了高级教师这个头衔,就要做高级教师的事情,不能“拿着好处不干活”。

当然,“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并不普遍,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给社会一个很不好的观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也拉低了在职教师的口碑。所以,我们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相关部门或相关学校,可以启动“高职低聘”机制。

“高职低聘”就是指职称等级高的人员被聘任到级别较低的岗位上,比如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被聘到一级教师的岗位上,拿一级教师的工资。“高职低聘”多出现在教师校际交流中,高级教师从一个学校调入另一个学校,如果高级岗位已满,另一个学校通常会对其“高职低聘”。

我们可以稍稍对这种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在一个学校,当某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如果他仍在一些教学岗位上,依旧跟原来一样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就按照规定将他聘任到高级岗位上;如果他想“提前退休”,那就继续聘任其为一级教师,享受一级教师的待遇。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有很强的灵活性。举个例子:某高级教师现在被聘在五级岗位上,但其不想再在教学一线,主动申请转到后勤岗位,那么他的岗位级别可以从五级降为六级或七级。五级、六级和七级均属于高级岗位,不过从五级岗位到六级岗位或七级岗位,待遇会有所下降;而空出来的五级岗位,则用来聘任原来在六级岗位或七级岗位上、工作态度端正且教学能力强的高级教师。

“高职低聘”,一方面可以让干活出力的人享受与之对等的待遇,不干活的人不享受高待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也照顾到了老教师的个性需求,他们在“提前退休”的状态中没有被过分降低待遇。

评上高级教师就“提前退休”?启动“高职低聘”或能解决问题

不过,“高职低聘”要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至少需要达到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必须要有配套的相关政策做依据,没有政策依据,学校做起来没有底气;第二个是必须要打破“人情面子”,体制内特别在乎人情,学校的管理层不愿意得罪那些资历深的老教师,一团和气肯定就推行不下去。

今日话题:你支持学校在特定情况下实施“高职低聘”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